查看原文
其他

从企业高管走向三尺讲台 | 认识一下王喆博士

请关注》》》 丽水学院 2023-03-30




2022年世界摄影大会近期在丽水举办,在上一届丽水摄影节上,恰逢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,一项数字技术的成功运用,惊艳展会,不管你是来自世界的哪个角落,只要搭上互联网的快车,就能在终端设备,云上观看摄影展……

这个团队的贡献收获了大量点赞,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这位团队的带领者,丽水籍海归博士王喆。

人物简介

王喆,浙江青田人,工学院副院长,博士、副教授、中共党员、硕士生导师、国家注册二级建造师、监理工程师。丽水市莲都区留学人员和家属联谊会常务副会长、丽水市青年设计师委员会副主任、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(青年优秀人才)、市“绿谷新秀”。毕业于英国诺丁汉大学土木工程专业,曾获英国钢结构设计大赛亚军,曾任华润集团管培生、碧桂园集团总裁秘书、“未来领袖”培养计划入选者、高级投资经理、项目副总经理等职,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、宁波市国际合作项目等纵横向项目二十余项,发表论文十余篇。




为师者,将心比心  



“我时常会想,如果是当年的我,会怎么面对?”

当被问及最值得骄傲的事情时,王喆老师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两个字“育人”

从2016年至今,王老师从企业高管转型成为高校教师已6个年头。在教导与培养学生的过程中,他尤其重视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。王老师喜欢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:“每个人都经历过学生时代,每当学生遇到问题时,我时常会想,如果是当年的我,会怎么面对?”他总把自己当成一个深入学生群体的对话者,而不是站在高台上的观察者。

因为有过在上海、广州等一线城市企业工作的经历,王老师特别明白实战技能和经验对于学生的重要性。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,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、项目策划、职场汇报等方面的综合素质;作为学生成长的领航员,他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竞赛、考研、实习实践和大型企业的公开招聘以检验自己的能力;作为学生身边的好伙伴,他会用心倾听学生的想法和志向,无论是展翅高飞还是落户小城,只要是学生真正追求的,他就会给予最真诚的建议与帮助。

——“老师,您还记得我吗?”

——“我当然记得。我记得我教过的每一位学生,记得你们问过我的每一个问题和我当初鼓励你们的每一句话……”

学生的成长是老师们最欣慰和骄傲的事。有不少学生正是在他的建议下,继续求学,最终突破自我、实现目标。王老师清楚地记得,曾有这样一位学生,凭借不懈的努力,从专升本一路走来。成功考研“上岸”后,这名学生还特意发来短信,感谢王老师像一位密友,用真挚而诚恳的话语鼓舞和激励着他不断前进,为当时迷茫的他指明了新的人生方向。

这些年来,让王老师最开心和最有成就感的时刻,是学生们获奖、升学和找到心仪工作的时候。



为学者,回归初心  




高校教师这份职业正契合了他最初的理想

当被问及为什么会钟爱土木工程专业时,王老师笑着说,这源于儿时的梦想。“我小时候其实想当一名画家,后来在慢慢成长的过程中,发现土木工程兼具绘图的艺术性和科学的严谨性,有着独特的魅力,就喜欢上了这个专业并一直走到现在。”

(王喆在合影左二)

这一路,生活并不像最初做决定时那样轻松,未来要走向何方,在哪里落脚,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他的心中。刚毕业的前两年,王老师先后在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工作,大型企业为他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平台、广阔的上升空间和较高的薪酬待遇,也使他完成了从理论知识到工程实践的历练,快速积累了实战知识和技能,从而获益匪浅。

但当一线城市的华灯落下时,在那一个个安静的夜晚,他会时常思考,这是否是自己多年求学的目标,是否是他的“初心”。

斑斓的霓虹灯似乎能短暂照亮他的“初心”,个人的迅速跃升纵然让人快意,却终究心无定所,他想真真切切地为家乡尽献所学,朴素也罢、劳苦也罢,只要他有,只要他能。思绪从夜晚的华灯飘向郊外的青山,回家乡当老师的想法,逐渐显现在了他的脑海中。

丽水是一座以山为主的城市,正适合搞土木,当老师既有时间研究专业知识,也能带领学生有所传承。高校教师这份职业正契合了他“报效国家,建设家乡”的最初理想。于是,在2016年,在他所在的长三角房地产市场快速上升和发展的那一年,离家的燕子却毅然选择反哺归巢,去亲吻镌刻着他成长记忆的泥土。

回乡后,不负自己的选择,王老师拿下了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,发表SCI一区TOP收录期刊论文2篇SCI二区收录期刊论文2篇,还作为骨干成员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,为学校的科研发展作出了贡献。




为民者,心系国土  




“如果改变研究方向从头再来,研究之路会漫长且艰难,

研究成果却可以和丽水发展紧密结合”

回乡前,王老师在博士阶段一直从事的是岩土工程领域近海工程方向的研究,但丽水并不靠海,因此,如何确定后续研究方向是他回乡后的最大挑战。他表示,如果不改变研究方向延续之前的研究基础,研究之路会轻松不少,但研究成果却无法在丽水应用;如果改变研究方向从头再来,研究之路会漫长且艰难,但研究成果却可以和丽水发展紧密结合。

偷懒是人的天性,但自我实现是有志之士绝不可割舍的追求,服务地方的强烈愿望最终战胜了人的本能。在做出决定后,等待王老师的就是大量的调研和工程实践。很多人待在家中尚且觉得酷暑难耐、寒冬难熬,他却要时常踱步在烈日和风雨里。“困难的时候咬咬牙,总能走下去的。”山高路远,有时身体难免步履维艰,但他的心从不允许自己停下脚步

“浙西南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项目”是王老师难以忘怀的一个项目。为了获得一手的数据,准确摸清地质灾害的风险点,他带领团队亲自走遍了研究范围内的每一片土地。“当时在龙泉做的那个项目,灾害风险点基本上都是步行的,我后来回头看了我的轨迹,龙泉的每个村镇基本上都走到了。”他回忆说。

在整个过程中,困难不仅在于需要徒步行走灾害点所在的乡镇,还在于灾害点危险的地形地势。原始森林杂草丛生,山峦叠嶂,海拔高峻,路都是要靠自己走出来的,有时连续降雨还会造成小型塌方,导致车辆与设备故障和无人机无法起飞。

真实的血肉之躯不似拥有复活甲的游戏角色,踏出的每一步都需万分谨慎。辛苦种种,王老师就只是平静地述说着。他的言语自然凝成一个冒着大雨或顶着烈日的清瘦身影,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,拨开杂草、涉过溪滩、登上高山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,最终取得的成果少不了他们团队走过的每一步路。短短几年,他的团队已经围绕丽水的地方需求完成了区域地质灾害调查、风险村庄“大搬快聚”规划调查等若干项目。

他们劳累自己,为的是保障风险点原住村民的安全,对他们来说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,做的不仅是土地的工作,同时也是救人的工作。 



记者手札:

家燕归巢,筑梦故土。他将家乡的高等教育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己的使命,愿以此为终身的目标。他是“丽院精神”的践行者。作为教师,他爱国爱校,教书育人;作为学者,他唯实唯先,孜孜不倦;作为公民,他自立自强,心系国土。山峦叠嶂,目标高远,他明白想要登顶并非一日之功,但为了登顶后的壮美,他愿意弦歌不辍、步履不停。

END

作者:顾婉滢

一审:叶玟颦

二审:方丽璇

三审:沈千钧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